全球两大经济体——中美——之间的紧张氛围持续升高。贸易领域的关税摩擦不断加剧,军事力量的部署与对峙也日益频繁,外界普遍担忧,一场前所未有的冲突可能随时爆发。然而,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今年2月举行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,抛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判断。他直接指出,中美两国若真走向战争,这根本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案,而是对全人类而言,一次致命的“送命题”。他的话直指核心,揭示了零和博弈思维下,全球将共同承担的沉重代价。
美国形象变了吗
回顾历史,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美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。马歇尔计划的实施,帮助欧洲地区实现了战后重建。在亚洲许多国家人民心中,美国一度是战后复兴的希望,甚至被看作是“解放者”。美国主导建立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全球机构,推动自由贸易原则,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秩序。
然而,今天的美国政策走向让一些人感到困惑。黄永宏在会议开场白中直接点明,美国在亚洲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彻底改变。他表示,美国已经从昔日的“解放者”转变为今天的“大扰乱者”,甚至成了“收租的地主”。黄永宏提出这个观点时,前排就座的美国代表团脸色瞬间变得铁青。
这番话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基于美国一系列政策调整。美国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,使得此前亚太经济合作框架变得空洞。此外,美国开始要求盟友承担更多军费,向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等国强行要求大幅增加军费分担。同时,它还设置了高关税壁垒,例如在今年对华加征了34%的关税,这个税率甚至超过了191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。
黄永宏指出,这些转变表明美国不再是那个无私的全球领导者,它更关注自身的利益。这种转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国际信任的危机。当特朗普政府宣布改变其几十年的国防政策时,亚洲国家普遍感到震惊。一些国家,比如越南和柬埔寨,不得不主动降低关税,以换取美国给予的豁免。而欧盟则针对美国实施了报复性关税,以维护自身利益。
经济军事纠缠不清
更令人深思的是,美国一方面呼吁其盟友选边站队,另一方面却在经济上对中国表现出高度依赖。数据显示,有7万家美国企业在中国运营,年销售额超过8000亿美元,其中六成企业实现了盈利。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,使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型国家陷入了经济上依赖中国,安全上依靠美国的矛盾境地。
黄永宏同时认为,中美两国在军事上的持续对峙,只会让全球局势变得更加复杂。误判的风险正在急剧上升。他警告说,中美双方都在用实力威慑对方,这虽然暂时避免了直接冲突,但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从未消失。军备竞赛正在螺旋式升级。
具体数据支撑了这种判断。2024年,中国南海巡逻船的天数达到了1939天,同比增加了17%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机越过台湾“海峡中线”的架次达到1800架次。与此同时,美国加大了“自由航行”行动的力度,其双航母演习在亚太地区频繁举行。
在军事投入方面,双方都显示出强劲的态势。今年中国军费增长了7.2%,尽管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.3%,但海军装备采购预算已经能够支撑一支顶配的航空母舰战斗群。美国则动用8950亿美元的军费来维持其全球霸权,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密度达到了冷战以来的最高水平。这种“以军事手段解决政治问题”的思维,正在将亚太地区变成全球最危险的区域之一。
去年,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曾因侦测到中国导弹“竖井开启”的迹象,出于安全考虑紧急后撤了3600公里。美国甚至单方面要求中国在冲突时不要攻击美国本土,但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道:“你先别打中国领土!”在台海地区,解放军的“海峡雷霆-2025A”演习直接出动了200架歼-20战机划定界线。
冲突代价谁能承担
当南海和台海地区的军事对峙不断升温时,经济领域的“战争”同样残酷。中美关税大战升级后,全球贸易体系遭受了重创。数据显示,美国消费者承担了92.4%的关税成本,这使得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多支出1300美元。中间品贸易成本上升了12%,迫使苹果、特斯拉等跨国企业不得不重新构建其全球产业链。这种“相互毁灭”的经济结构,使得关税战成为了伤人伤己的策略。
为了更形象地展现中美博弈的巨大影响,黄永宏以新加坡目前面临的困境为例进行说明。他表示,新加坡就像地铁站里的小商铺,它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地铁里的人流。如果轨道断裂,人流中断,商铺就只能关门大吉。这个比喻描绘了整个亚太地区所面临的严峻现实,因为该地区承担着全球40%的贸易量,仅南海一条航道就承载着欧盟40%的对外贸易。黄永宏警告说,一旦供应链因冲突而断裂,不仅亚洲经济可能面临崩溃,欧美国家也将陷入能源短缺和科技停摆的困境。
今年5月出现的“一船难求”现象,恰恰是中美两国经济深度互嵌的真实写照。即便在关税战的紧张氛围中,两国企业仍在千方百计地维持贸易往来。美国卡死了14纳米以下半导体设备的出口,而中国则反手管制了镓、锗等关键金属的出口。黄永宏曾指出,亚洲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,其造成的破坏力将远远超过俄乌冲突,甚至可能引发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连锁反应。他警告,全球GDP可能在一天内蒸发数万亿美元,卫星系统若被打掉,货轮在海上可能迷失方向,飞机也可能从空中坠落。
面对如此困境,黄永宏开出了“多边主义”的药方。他在东盟国防部长扩大会议上积极推动军事交流,促成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海上联合演习。他还呼吁中美两国重启高层对话,并提出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“印太经济框架”的互补性来寻求共赢。这种务实态度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。美国专家劳伦斯·弗里曼就曾指出,中美合作能够造福两国,惠及全世界,而冷战思维只会让人类走向毁灭。
新加坡的生存之道值得观察。新加坡领导人李显龙直言:“新加坡没有选边站的资本!”新加坡采取了务实策略,允许美军舰艇停靠樟宜海军基地,同时也与中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。新加坡加入了美国的“印太经济框架”,同时大力推动中国的“数字丝绸之路”。他们还推动东盟制定《南海行为准则》,并用水下声呐系统监控整个马六甲海峡,向中美双方明确表示,任何试图封锁航道的行为,新加坡都将拼死反抗。
中国方面,则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。在经济领域,中国通过扩大内需来对冲外部波动。2024年,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依存度提升至21.4%,有效分散了风险。这种“以发展促安全”的思路,与美国“以安全压发展”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台海地区依然是中美之间的敏感红线。美国通过《与台湾关系法》介入,而解放军也以“海峡雷霆-2025A”演习作为回应,直接出动200架歼-20战机划定界线。
结语
黄永宏的警告“中美开战不是选择题,而是送命题”,不仅是对美国的提醒,更是对全人类的呼吁。当军事对峙的乌云笼罩亚太,当关税大战的烟火弥漫全球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清醒的声音。合作,确实是唯一的生路。
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,其GDP和制造业产值均占全球的40%。两国的关系走向,直接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未来。黄永宏指出,在这个相互依存的时代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守护全球公共领域。任何试图割裂世界的行为,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。从新加坡的港口到南海的航道,从硅谷的芯片工厂到深圳的科技园,中美两国早已形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。只有摒弃零和思维,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才能确保全球经济体系持续繁荣,太平洋上的货轮永远往来不息。
10倍杠杆配资平台,实盘配资一般不超过多少,股票配资平仓线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